公园城市的门户天府森林澎湃在线
沿天府大道一路往南驶向兴隆湖
有一段“特别”的路
道路两旁的香樟林排列整齐
绿色的植被和青灰色的道路形成鲜明对比
新区门户
天府大道
天府大道中分段香樟树
●打造前的天府大道
穿过这段“特殊”的路
就能看到天府新区核心区的北门户
北部组团生态隔离带
天府森林
森林入口
01什么是“天府森林”
天府森林
是天府新区
核心区生态结构中的“三带”之一
总面积约为万平方米
天府新区生态结构图
生态隔离带包括牧华路-麓山大道
天府大道、沈阳路相关绿地
构成两横一纵的
“工”字格局
实现老城区和新区的生态隔离
其中近期实施内容包括
天府大道绿地(牧华立交至沈阳路)
沈阳路绿地(锦江至梓州大道)
建设总面积约为万平方米
●北部组团生态隔离带规划范围图
02为什么会有“天府森林”?
新区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理念
和全新城市景观形态的开端
●天府新区门户—牧华立交节点
新区门户—生态隔离
作为天府新区核心区北门户,是新老城区的生态隔离带,也是天府新区全新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和全新城市景观形态的开端。
山水田林湖生命共同体
近期实施内容绿地率达到95%,充分展现隔离带的生态功能,运用生态学构建森林本底,统筹自然的山水田林湖,建设生长于自然、融入于自然并与自然共同生长的城市。
03设计策略
以“园”为载体,以“公”为关键
生态隔离带的打造
在公园城市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社会包容共享
人与城市永续发展
价值观的指导下
坚持
以水定人、以地定城
以能定业、以气定形
以“园”为载体
以“公”为关键
突出人与城市景观、生态环境的互动
策略1:借势造景绿道贯通
发挥公园城市韧性高效的生态价值,首先需形成联通稳固的生态网络格局。因此场地在最初规划就考虑了与周边生态绿地的联通关系,主要通过绿道体系与天府大道绿道和锦江绿道相接驳,构成天府新区生态结构的组成部分。
▲
●与周边绿地、绿道连成一体
●天府森林人行步道
天府大道西侧边坡
策略2:突出绿水青山保留场地特色
场地生态环境打造:严格遵守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容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突出“绿水青山”减少建设干扰。在现状地形地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利用起伏多变的浅丘地形借势造景,规划相应的制高点与湖区,并且通过科学的分析在生态敏感区域周边建设雨水花园等缓冲区,在造景的同时满足海绵城市的需求,尽可能地减少对场地原有生态平衡的破坏。节点设计尽可能与环境风格呼应、统一或消融,使用能体现场地特色的材质红砂岩、原竹等,既满足生态性原则,又突出场地特色。
▲
●利用场地特性进行分区设计
雨水花园
见山堂
策略3:传承历史文脉,滋养新城文化
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天府森林挖掘场地历史文脉,保护历史资源;延续本土文化、提升文化魅力。从四川地理特质中提取“竹”“茶”“熊猫”等文化元素;从四川民风民俗特色文化中继承“竹编”“蜀绣”“登高”“赏游”“喝茶”等文化技艺和文化活动;从川西林盘居住群落特征中解读“林盘布局”及“林盘建筑构造”。在设计中传承川西林盘建筑特征,体现传统文化技艺,再现传统文化活动,展现四川文化特色。
竹里轩
竹圆亭
●竹影桥
熊猫主题草坪
望山云起台
红崖栈道
●红石桥
策略4:公共活动空间,可参与可感知
场地提供大量的公共活动空间,包括多处健身活动场地和多功能草坪等,通过人民的参与和使用促进多元文化的滋生,体现场地的价值,定义场地的人文意义,展现场地所属城市的性格。
●儿童活动场地
●休闲互动草坪
04天府森林的特色
新科技+新理念
勾勒公园城市壮丽画卷
植物品种种类繁多
植物种类约种,主要有香樟、黄葛树、桂花、蓝花楹、枫树、鼠尾草等,常绿落叶比超过6:4,终年常绿,花繁叶茂。
海绵城市理念
基本为透水路面,根据地形形成多处雨水花园,充分遵循“渗、滞、蓄、净、排、用”原则,进行海绵城市系统设计。
综合配套服务
融入细节人性化服务设施(如健身区周边配置淋浴房、环境指数发布设施等)。
环保建设
土方全部场内平衡,杜绝外弃形成的环境影响;杜绝采用带污染性材料及施工工艺(如水洗石等),采用回收骨料预制化产品。
除北部组团
天府大道由北向南
10余公里范围内
中部组团生态间隔带、天府公园
鹿溪河生态区、兴隆湖
等多个生机盎然的生态景观
正勾勒起天府新区
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
壮丽画卷
来源: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五设计研究院
原标题:《公园城市的门户——天府森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inoeverlife.com/glsff/14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