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取消集中隔离会全面放开回应来了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 https://m.39.net/pf/a_4782744.html

来源:国民经略(guominjinglve)、雷叔写故事(raistlin)

疫情防控政策,迎来重要变化。

11月1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

这份被称为“二十条”的重磅政策,不仅提出了诸多新政策,而且对地方过度防疫的举措进行直接纠偏。

1、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2、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对密接,将“7天+3”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3、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

4、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

4、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

5、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对入境人员,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6、增强大局意识,不得拒绝接受滞留人员返回。

7、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强化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保护

……

昨天(11月12日,国家卫健委开了个发布会,及时回应了这二十条是怎么制定出来的。

给大家简单总结一下。

1,为什么次密接不需要集中隔离了?

因为足够的数据显示,次密接感染率只有十万分之3.1,很低。为了这极小的概率把大量人口隔离起来是不科学的,所以次密接不需要集中管控了。

2,为什么不再划分中风险地区了?

因为中风险地区阳性检出率只有十万分之3,有风险但是不大。划分为中风险地区后,导致大量人员被管控,也消耗大量基层精力,所以取消了中风险区域。

3,为什么高风险地区人员只用隔离5+3了。

因为现有数据显示,奥密克戎至今潜伏期还没超过8天的,所以隔离5+3已经够了。

7+3到5+3虽然只缩短了两天隔离时间,但却给我们解放了30%的隔离管控资源,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非常重要。

4,为什么高风险外溢人员隔离时间缩短了。

一方面高风险外溢人员阳性率只有10万分之4.9,另一方面隔离7天都会显现阳性,所以没必要长时间隔离。

5,为什么闭环工作人员隔离时间变短了?

因为这些人的感染率只有十万分之1.6,比上面的那些数据还要低。对他们进行长时间的集中隔离也是不科学的。

整个发布会充满了各种数据,回答的也都是我们真正关心的问题。

新的政策,也释放出一些新的信号。

第一个信号,全民核酸,有望迎来大调整。

根据文件,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

制定规范核酸检测的具体实施办法,重申和细化有关要求,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

第二个信号,一刀切,有望迎来全面整治。

事实上,自疫情以来,一刀切就在严禁之列,官方还多次点名违规的地方政府,但丝毫挡不住一些地方的乱作为。

这一次,“二十条”文件不仅明确了严禁一刀切的范围,而且祭出了“问责”的利器。

根据文件,地方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不难看出,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阻断交通、随意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都被纳入需要全力整治的“一刀切”范围。

事实上,这也是某些地方应对疫情最擅长采用的手段,一刀切看似简单,貌似立竿见影,但对居民生活、企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低估。

对于这些问题,只是简单的曝光或许不够,只有“问责”才能产生真正的约束力。

第三个信号,疫情何时终结仍旧不得而知,但解决问题的路径已经日益清晰。

在“二十条”重磅政策中,有四条指向了未来:

1、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2、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3、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4、强化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保护。

这其中,分级诊疗是防范医疗挤兑的必然之举,疫苗接种、新冠药物是遏制感染、重症及死亡风险的不二选择,而强化重点人群保护,则指向了最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sinoeverlife.com/glspp/1329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