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缙云山盼复苏或可通过人工促进自然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比较好 https://m.39.net/disease/a_m7kpmsm.html

“我在那边做的实验地,也不知道过火没有。”这几天,重庆本地某高校的园林园艺相关专业教授汪建国心里总挂着一丝顾虑。

距离缙云山的明火扑灭已过去5天,目前重庆市林业局的工作重点仍在隐患排查、火灾收尾等工作处理上。尽管心情急切,汪建国跟林业局方面联系时也被告知,过两天再去看。

对于林木资源损失的计量属于山火后生态评估的一部分,这事关缙云山的生态恢复。林业局方面人士称,局里已开始了灾后生态评估的工作,“包括灾后治理我们也已有讨论,开了专门的会议。”

实际上,目前灾后生态恢复的方法已较为纯熟,具体方法选择则需建立在灾后生态评估结果的基础上。不管在过往的案例中,还是目前的专家讨论意见,既有生物多样性,又有地带性,还能够自我维持的森林生态系统,是生态恢复的核心目标。

近日,重庆相关部门回应并肯定了网友关于修建防火隔离带等的建议,这也引申出缙云山生态恢复中可能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即如何权衡不同群体对不同功能需求的主张。

兼具生物多样性和地带性的灾后修复之路

受极端高温影响,水域面积一度萎缩的嘉陵江在降温后开始逐步复原,被山火留下的“伤疤”的重庆缙云山也亟待恢复。

火烧后生态恢复的第一步,是要进行生态影响评估。通过现场调查评估,了解过火面积、残存的植物种类等基本信息。

8月30日,重庆市林业局方面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局里的人员都还在一线,不能撤回。因为虽然下雨了,但还有些复燃的隐患要排除。也因此,“灾害评估的调查结果还没出来,得以后续的官方通报为准”。

据记者侧面观察和了解,此次山火焚烧过的“火烧迹地”,一些大的乔木和灌木虽然被烧伤,但应该还是被保留下来了,地表草本植被则可能已被烧掉。从植被种类来看,如马尾松等一些易燃烧的植物,其枝叶很可能都已被烧掉,一些耐火的常绿阔叶林,如银木荷等,估计仍得以保存。

重庆缙云山的“火烧迹地”图片来源:志愿者提供

9日,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小川通过电话向记者介绍,如果整个乔木、林下灌草层都被烧掉了,那么快速恢复的方法就是重造,即把烧掉的树木进行采伐清理,之后再进行更新造林;如果只是草本植被被烧掉,乔木林基本没有被烧着,那就以自然恢复为主,待到第二年,大部分的乔木还是会恢复生机,草本植物也会重新长出;如果烧掉的乔木林较多,则需要补植一些当地乡土树种。

也因此,在业界,“火烧迹地”的森林恢复方式一般有三种,即自然恢复、人工恢复,以及人工促进自然演替。

多年来,原清华大学生态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于长青一直在奔走呼吁,尽量利用天然林自我恢复能力强的特点,让森林进行自然恢复。“但如果烧毁的都是人工林,则可能还是得通过植树造林进行人工恢复。”于长青在电话中向记者表示。

资料显示,年,“5·1”蒙古国入境特大森林火灾让内蒙古兴安盟五岔沟林业局过火面积达1.3万公顷,当地后续采取了人工造林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生态修复方式。到了00年,火灾灾区71.4%的地表植被得到了显著性改善,但仍有13.46%的土地地表植被出现了显著性退化。

不过,无论是采取哪种恢复方式,在多位专家看来,生态恢复的目标,同时也是一个健康森林的标准,是既要恢复以乡土植物为主的地带性,也要恢复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可自我维持的森林系统。

专家:可通过人工促进自然演替恢复森林

公开资料显示,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公顷,核心区公顷,是同纬度保存较为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之一,有种高等植物和51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火灾扑灭之后,网上很快出现了“缙云山植树”的预约活动。

不过,在9日记者的多方电话采访中,对于人工恢复,业内仍存在一些保留意见。环保、林业生态专家、重庆众致环保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黄舸认为,这次山火焚烧过的“火烧迹地”,可先观察自然恢复的进程,不宜急切复绿。

汪建国长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sinoeverlife.com/glspp/136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