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疱疹的治疗及预防

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20.html

 

经常有人问小编,随着天气转暖,手上尤其手指缝中、手心处、甚至手背就会出现一堆白色的小水泡,很痒,有时还会破溃,有渗出,反复发作,一个夏天都不见好转,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编今天就来介绍一下,手上的这些小水泡是汗疱疹的表现,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病。   一、汗疱疹症状:   汗疱疹通常呈对称性的分布于手掌侧面、脚掌侧面、手指侧面或脚指头的侧面,病灶初期往往以水疱为主要表现,随着病程的进展,水疱干掉或是破裂,最后以脱皮为表现。有时候因为新旧病灶同时存在的因素,也会造成水疱和脱皮同时出现。   二、发病原因:   目前则认为汗疱疹是一种皮肤湿疹样反应,汗疱疹没有明显的小汗腺受侵及汗液潴留现象。在水疱形成早期,汗腺导管并不受影响,或位于水疱的一侧,或从两个邻近水疱的表皮间隔中穿过,仅在表皮间隔发生坏死后,汗腺导管才破入水疱中。因此水疱中可以继发汗潴留,使汗疱疹的症状加重,反之,减少掌跖出汗,有利于症状的缓解。   1、汗疱疹病人有一些是过敏体质,其本人或其血亲中有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或其它过敏史,过敏检查发现有些人对有些物质过敏。   2、此外,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情绪抑郁等,常为发病的重要因素;其他如便秘、胃肠功能紊乱等,亦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也可能是霉菌活动性感染的发疹性反应;接触刺激物品,细菌、食物、药物过敏,个人体质等也可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3、还有许多汗疱疹的病人目前查不到病因。   三、治疗:   1、汗疱疹又称出汗不良性湿疹,水疱多时用外擦炉甘石洗剂,可干燥止痒。

  2、手汗较多,另可口服谷维素,VitB6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3、瘙痒剧烈,可选用止痒剂,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西替利秦。

  4、干裂脱皮时,可选用滋润、消炎保护性软膏,如硅霜、尿素软膏等。也可辅助选用激素类外用药与上述外用药联合使用,以增加疗效,常选用的皮质类固醇外用药有:优卓尔、丙酸倍氯美松软膏等。   四、预防汗疱疹的方法   1、避免搔抓:搔抓往往是病情恶化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主因,所以尽可能减少搔抓是相当重要的。2、手脚保养尽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洁剂,脚部要保持通风凉爽,并且多擦乳霜。如此不但能减低痒感,还能避免发生慢性湿疹或霉菌感染的并发症。   3、压力的控制:-压力的控制对缓和病情、减少复发,有很大的帮助。   4、避免过于辛辣饮食:好多辛辣食品是容易导致过敏,对于合并过敏体质的病人,饮食调理也有效的。   5、要避免一切刺激手部皮肤的因素,如用手直接剥桔子、剥芒果、拿切开的土豆、直接接触洗涤液、肥皂等。清洗物品时手要带乳胶手套,不要直接接触洗涤液、肥皂等,洗手要选用对皮肤刺激性小的洗手液,洗完手后使用保护性软膏,如维生素E霜、护肤霜等。应尽量选用工具来代替手,如使用长刷子、刷碗筷用机器。切水果等实在避免不了,可以戴两层手套,即在外层乳胶手套内再戴一层纯棉手套进行劳动,并且在出汗时尽快更换,因为汗液也可刺激手。   6、选择合适的手霜。除平时应用外,还应在每次劳动后或洗手后再涂一次。市场上的手霜很多,有隔离霜、润肤霜、护肤霜、营养霜等可根据情况选用。一般在劳动前先用隔离霜或护肤霜;手部接触碱性物质或清洁剂后造成皮肤表面油脂丧失过多可用润肤霜;平日则可使用营养霜。   中医治疗汗疱疹有何特点   汗疱疹不仅影响手部美观,而且常因瘙痒影响患者生活。严重者可继发感染,出现手部的肿胀,疼痛。由于本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确,所以西医尚无满意的疗法根除之。   中医治疗本病有很久的历史,早在明代就称之为“蚂蚁窝”。由于表现为深在水疱为主,所以应属湿邪偏盛。中医的治疗是多方面进行的。综合内外治疗,加以饮食、情绪调理:   (1)内治法   ①湿热内盛证 掌跖多有深在水疱,集簇成群,针尖大小,瘙痒钻心,揩破水疱,滋水黄粘,伴舌红苔腻,脉象滑数。治宜清热除湿法。药用:黄芩10g,黄连10g,苍术15g,陈皮10g,茯苓10g,六一散10g(包煎),生苡仁30g,丹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   ②脾虚湿盛证 掌跖散在水疱,针尖至粟米大小,半透明状,疱液清稀,时有瘙痒,伴舌淡水滑,脉象濡滑。治宜健脾除湿法。药用:茯苓12g,白术10g,泽泻10g,白扁豆10g,车前子10g(包煎),炒苡仁60g,炒山药30g,冬瓜皮60g。水煎服,每日1剂。   (2)外治法 根据本病以湿邪为主的特点,可用收湿敛疱法:王不留行60g,明矾30g,石榴皮30g,水煎取汁,泡洗患处,每次5分钟,日2次。   (3)饮食疗法 ①多吃有健脾除湿功效的蔬菜、水果,如山药、甘薯、冬瓜、西瓜、赤小豆、南瓜。②少吃辛辣厚味,肥甘酒酪。   (4)其他 减少接触肥皂、碱、洗衣粉、洗涤灵、汽油、酒精等物;保持情怀畅达,避免七情不遂;不要用手撕脱蜕皮,以防染毒成脓。(注:本文来源于网络,平台所有转载文章均为传递更多专业知识,若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更多健康咨询,请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inoeverlife.com/glsxg/10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