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价创历史新高,东北疫下保粮仓

“今天有80多人回村,正陆续进行登记。”

8日中午,刚刚组织村民做完第18轮核酸的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西阳镇兴隆川村党支部书记丁文福,又急匆匆赶往村口,迎接新一批春耕返乡人员。

“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疫情之下如何保春耕,是丁文福和全村人现在的头等大事。

春耕前的兴隆川村。受访者供图。

“点对点”返乡,家中田间“两点一线”春耕

自3月新一轮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吉林省吉林市、长春市等地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

作为中国的重要粮仓,东北地区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国一半,可以说,抓好东北地区春耕生产,就掌握了全国春播工作的主动权,对中国今年的粮食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针对欲返乡人员,我们建立了台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丁文福8日告诉中新财经,尽管兴隆川村仍处于管控状态下,但备耕工作正井然有序展开。

为帮助村民顺利返乡进行春耕,兴隆川村对所有返乡人员认真传达、解读最新的返乡政策,积极主动联系引导村民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尽快申请返乡,为备耕争取时间,不误农时。

“自4月5日以来,不少在外务工农民已陆续回村,今天有80多人回村,正陆续进行登记。”丁文福说。

“4月7日向社区递交的申请,8日就回乡了!”自驾返乡的村民田立波因孩子在永吉县读书,她常年在县城务工,只有播种和收获的季节才会返回村中。

田立波告诉中新财经,她家中约有10亩地,种的玉米全部是商品粮,年产量在2万五千斤左右。“往年4月中旬回来春耕,一直到5月中旬才离开。”

为保春耕,近日吉林省印发《关于滞留长吉两市农民返乡春耕工作方案》,对返乡条件、申请程序、人员转运和返乡后的管控做出详细规定。长春市、吉林市正加快为滞留两市的农民发放通行证。

4月8日和4月9日,吉林市分两个批次对滞留吉林市返回长春市的备春耕农民和长春市及其他7个市州备春耕返乡人员进行了集中转运,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返乡诉求。

根据长春市、吉林市通报的滞留农民返乡春耕具体实施方案,自驾返乡人员,可凭《返乡春耕人员通行证》通行;集中转运人员,则分批次组织车辆到指定集中转运点将返乡人员点对点接回。

《吉林市备春耕返乡人员通行证》。受访者供图

丁文福表示,如今耕作人员外出打工一般会选择就近务工,因此返乡没有什么大困难。“村里帮助协调其所在地社区等相关部门办理了通行证,本人持通行证到卡点后,再由村干部接应、卡口放行,全程不下车,点对点到家,确保及时、安全返乡备耕。”

根据兴隆川村规定,目前自永吉县返乡的农民,可直接投入到春耕中,但要严格遵守家中田间“两点一线”行动,不得擅自外出参加聚集性活动;对于自长春市等地区返乡的农民,需先居家隔离7天,并在第2、4、7天分别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全部阴性后方可参与春耕。

居家隔离的返乡农民正在进行登记。受访者供图。

对于丁文富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是,目前,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鏖战,吉林市、长春市九台区的疫情已经实现社会面清零,长春市已有42个区域相继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农资线上采购,无接触方式点对点送货

春耕人员的问题得到缓解,种子、化肥等必备农资如何保障?

在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某农业相关人士告诉中新财经,尽管目前由于疫情封控,物流渠道并不畅通,但对农资准备的影响较小。

“实际上早在春节前,大部分农民就已开始准备春耕农资。”该人士表示,由于春节前种子、化肥等农资价格更为便宜,因此多数农民会选择提前着手准备。“如果这两天才开始准备农资,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

不过按照当地“谷雨种大田”的播种习惯,玉米播种要在4月下旬到五月初进行,水稻种植则在六月初左右,因此尚有时间准备农资。

资料图:无人机正在为玉米田洒水撒药。左雨晴摄

丁文福告诉中新财经,线上采购成为兴隆川村主要备农资的渠道。“村里积极为农户提供信誉度好的农资商店联络方式,鼓励农户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inoeverlife.com/glszl/1298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