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南京医废处置一线协调员组织145

扬子晚报网9月5日讯(通讯员陈鹏汤洁记者刘浏)今年7月底南京爆发新冠疫情以来,玄武生态环境局按照疫情防控职责分工,积极开展涉疫医疗废物贮存、转移处置工作的指导、协调和保障工作,固辐科负责人付有才便是其中的“协调员”。

隔离点是玄武疫情防控的关键风险点之一,也是抗疫的主要战场。疫情爆发后,全区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迅速增加到32个,高峰时有余人隔离观察。隔离点每天产生的医疗废物、医疗废水无害化处置是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二次传播的重要防线。为此,玄武区专门成立了医疗废物和高危生活垃圾处置协调组,付有才作为处置协调组成员和医废处置协调的核心成员,一直奋战在战疫一线。

涉疫医废的转移审批是转移处置的第一环节,付有才与市生态环境局、区卫建委和南京汇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保持密切联络,做到隔离点随增随批,转移申请随到随批、连夜审批,确保各点医废能够在第一时间开展转移工作。

即使如此,随着隔离人员的迅速增加,大部分隔离点还是出现了医废积压的情况,最高峰时全区日积压医废余桶,疫情防控压力骤然增加。为及时解决医废转运难题,付有才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购置个转运桶“支援”各隔离点医废周转。同时,拓展“朋友圈”,与区卫建委、城管局、环境集团等单位进行沟通,经报区政府同意,将红山生活垃圾转运中心改造为医废集中临时暂存点。他还重点协调区环境集团增加运力,协调汇和公司增加处置量配给,并带领科室同志合理调度车辆、规划转运路线,突破转运能力“瓶颈”,保证各点医废日产日清。高峰时每日从隔离点往红山集中暂存点转运医废余桶,并连夜往汇和公司转运余桶。

在医废处置的战场,付有才不仅是一名协调员,还是一名战斗员。按照防控要求,每增加一个新的隔离点,生态环境部门必须亲到现场,对医废和废水处置工作进行针对性指导。固辐科人员紧缺,作为在一线奋战多年的环保老兵,付有才熟悉从医废管理到废水处置的各个流程。为减轻集体的整体压力和风险,他主动承担了新增隔离点的检查指导工作,每天24小时“在线”,确保“随叫随到”。疫情期间,他跑遍了全区32个隔离点。为确保医废转运过程的安全,对于关键点位和重点线路的医废转移,他还要亲自参加押运。在骄阳似火的炎炎夏日,身上的衣服常常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和风险性,常常大半天下来一口水都喝不上。晚上回到办公室,盒饭也早已凉透。

为保证信息的通达及对整体情况的掌握,在完成全区涉疫医废转移工作的同时,固辐科还要负责全区医废处置情况汇总和材料上报。白天没有时间,便只能加班加点,一抬头便是深夜已经成为付有才的常态,稍事休息之后又将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中去。

今年已经56岁的付有才,从部队转业并从事环保工作已近30年,负责固辐科工作也已有10年,距退休仅剩不到4年的时间。他的儿子是一名交警,疫情爆发以来也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疫情爆发以来,付有才从未休息过一天,最吃紧时甚至通宵达旦,连夜办理和组织协调医疗废物转移处置工作。

吃苦在前、冲锋在前,付有才是玄武生态环保铁军的缩影。近50天来,玄武生态环保人不舍昼夜、不顾安危,无私奉献在抗疫战场,共调度余车次,转移处置医疗废物多桶,约吨,为打赢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校对王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sinoeverlife.com/glszz/137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