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znlvye.com/

隔离的方法有多种,而有过去武汉行程记录的晓畅一到家就被隔离了。他是在自己的家里进行隔离的,门上一把锁,自己一个人待在单独的房间里。

他在出发时就给村主任打了电话,所以,他还没到村口,村里的“常委”们就全到家里了。晓畅一乐,够隆重的哈,哪年回来,请到家里吃饭也没见这么齐整。

村干部问话都做了记录的,什么时间回来的,几时进行隔离的,隔离时的体温是多少,蛮细的。体温37.2度,也许是一路颠簸热量消耗的缘故,晓畅知道,他的体温一般的正常记录是36.8度。村书记给晓畅留下一撂口罩和一瓶“84”消毒液,又加重口气,说:“晓畅,你得隔离14天。在隔离期,你得学会与自己相处,战胜孤独噢。”晓畅一笑:“我一个大老爷们,孤独有什么好可怕的,不就两个礼拜嘛。”

村干部们走后,晓畅跟住宾馆似的,先环视一遍房间。这间房还是自己当年的婚房,结婚后的第二年,就和妻子去深圳打工,后来到了宁波和上海,最后成为上海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更难得回来住一次。房间里的家具都已经过时了,床上的几床棉被是母亲缝制的,里面的棉花胎都是家里种棉花加工的。他想起结婚前的那个秋天时节,母亲从棉田里把棉絮一朵朵采回来,然后反复挑拣,晾晒之后,再加工成棉被。真正的“原生态”棉被,睡觉时,盖在身上暖和,舒适。一年中只有春节回来一次,在回来之前,母亲早就把棉被晒得柔软如新,掀开被子,里面还有一般温热的太阳味。

屋子里到处都是干净的,但晓畅从没有摸过一次扫把。母亲知道儿子儿媳喜欢干净。只有母亲总是在他们回来之前,才会把他们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清爽。

妻子的梳妆台上原来放了一部21英寸彩色电视机,让儿子看动画片的。儿子5岁多快6岁时被接走,电视机搬到父母屋里了。

晓畅看看这,想想那,一天一眨眼过去了。到了晚上,母亲在门外问:“晓畅,要不要把电视机搬给你?”“我有手机,不用了,妈,你早点休息吧。”一会儿,在娘家的妻子和他视频:“晓畅,一个人在屋里急吗?”“急个啥?一天三顿饭吃着,玩玩手机,天黑就睡,醒来又是一天嘛。”

没说两句,女儿的头把母亲的脸给挤扁了:“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带我回家呀?”。“过几天,爸爸就带你回上海。”晓畅知道,女儿已经把上海的家当作了自己的家了······

关了视频,又看了一会手机,晓畅感觉困了,于是,关灯睡觉。

自行居家隔离的第一天,晓畅就这样慢慢地过完了。

开了大半天的车,乏了,躺下,晓畅迷迷糊糊的在脑子里“过电影”:他的一个当过兵的朋友在武汉火神山建设工地做活动板房工程,找不到人,要他去帮忙。晓畅当民兵时上过政治教育课,道理是懂的,便跟妻子打了个招呼,又跟父母说公司有急事,然后便直奔武汉。工程结束,给他们工钱,没一个人要,就急乎乎地往回赶······

晓畅一觉醒来,已经是上午9点半了。母亲端来的早餐是一碗红枣小米粥,一碟花生,一个煎鸡蛋,两个咸菜饼。饭还没有吃完,村医来量体温。隔离第二天,从村医量体温开始。

最后一天,晓畅是太想出来晒晒太阳了。14天的时间不算长,这在他的人生记忆里一定是最难熬的一段时光,也将是他今后讲给儿孙的故事,至于后代们是否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不是晓畅知道的事了。

村里的“常委”又一个不少地和村医一起来到家里,为晓畅最后一次测量体温后,宣布对他解除隔离时,晓畅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说:“不隔离可能也没有事,但隔离了,大家对我放心,我对大家也有了个交待。互相负责嘛。”

晓畅走出房间,第一眼看到的是庭院里的那棵桃树,已经是桃花艳艳了。

作者简介

李芳,男,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人武部。

长于文学创作,其小说作品见诸于《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文学报》、《中国国防报》、《东海民兵》、《空军文艺》、《军营故事会》、《小说月刊》、《橄榄绿》、《神剑》、《北京文学》、《安徽文学》、《广西文学》等军内外报刊。小小说《一分钱》被《作家文摘》转载;《把你的指纹留下来》收入小说年鉴;《最后一辆炮车通过》,中篇小说《行走在战争边缘的兵》、《着陆场》、《安置》及短篇小说《耳朵政审》等,分别获得军队及省、市文学奖。

供稿:东海民兵



转载请注明:http://www.sinoeverlife.com/glsff/1362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