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转运背后的逆行者们记哈尔滨市隔离

「本文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时钟指针已指向了凌晨2点,入住隔离酒店的余名隔离人员已经悄然进入梦乡,但酒店灯火通明,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医护人员在整理刚接收的安置人员信息,公安干警在调看监控设备、巡查楼层,身着二级防护、肩扛喷雾器的疾控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环境消杀,驻点负责人通过视频向指挥部报告情况……疫情面前,冲在前方,负责隔离转运的抗疫人员为筑起了防护的堡垒,发生在疫情防控隔离观察点的一个个片段每天都在上演。

高效运转的隔离转运工作专班

针对疫情,哈尔滨市和区县(市),坚持领导挂帅,分别组建了应急管理、卫健、公安、疾控、生态环境、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隔离转运工作专班,在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专班人员集中办公,实体化运作。结合任务,隔离转运专班设置了宾馆调配、感染防控、信息统计、督导检查、后勤保障、应急处置等工作组,分别负责隔离宾馆踏查、改造、使用管理、人员转运等工作。

由于时间紧、任务急,一周七天专班人员每天工作到凌晨是常态,有时通宵加班加点,第二天接续战斗,确保了各项防疫指令的有效贯彻落实。为帮助隔离点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应急管理、卫生、疾控等部门联合组成督导检查组,制定细化检查标准,采取随机抽查、夜查夜访、调取监控等方式,常态化开展督查,促进隔离点管理水平的提高。隔离转运工作专班每日召开隔离转运问题视频调度会,各隔离点点长和各区县(市)有关同志通过视频参会,会上协调解决隔离转运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

拓展资源统筹调配使用

落实隔离观察点资源“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而无备”的要求,确保隔离宾馆开设符合医学观察条件,选择符合标准、适合作为集中隔离点的宾馆,由住建、卫健、公安、疾控、消防救援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重点围绕房屋年限、结构安全、住房条件、“三区两通道”设立等相关方面开展资料审查、现场核验。严格按照“先改造、再验收、后使用”的原则,派出专家对宾馆进行“三区两通道”功能区的设计,宾馆改造完成后由疾控审查验收,建立成为医学隔离观察点。按照有关要求,安装、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全覆盖视频监控,对开设的隔离点房间安装电子门封,加强隔离人员隔离管理,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建立隔离房间市级统筹调配机制,保证应对部分区县(市)突发疫情,隔离房间的使用需求。

强化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

每成立一个医学隔离观察点,应急管理、卫健等部门工作人员均会对该隔离点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隔离点内部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逐项解读,对隔离留观、核酸检测、房间消杀、餐食供应、医疗垃圾转运、信息化管理等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在满足在用隔离点管理人员需求外,还建立充足预备队,对预备队人员进行实战模拟专业培训,确保满足我市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同时,也时刻准备着赴省内其他地市,协助当地政府开展隔离管控工作。为优化隔离转运流程,明晰突发情况处置程序,应急管理、公安、卫健、疾控等单位,在定点隔离宾馆开展隔离转运应急演练,模拟构建实战场景,突出个体防护、闭环转运、车辆保障、环境消杀、解除隔离等重点环节处置,以此提高隔离观察点工作人员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完善制度规范隔离转运流程

为进一步做好集中隔离观察点各项工作,坚持用制度规范流程,先后编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流程和操作手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医疗组工作制度》《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消毒与垃圾处置程序》等制度,通过制度规范卫生防疫、健康监测等工作。同时,开设的所有隔离点,均在隔离观察点启用前、工作人员到位后,在隔离点内召开工作部署会议,发放制作好的各组职责,明确每个人在隔离任务期间的工作,并且建立

转载请注明:http://www.sinoeverlife.com/glsff/136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