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来自隔离病区的感动
这个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医院全院医务人员放弃休假、夜以继日抗击疫情,他们不惧被感染的威胁,纷纷报名请战。1月26日短短一天时间,便有人踊跃报名,自愿参加抗击新型肺炎一线战役。
1月27日,医院举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隔离病区上岗医护人员动员誓师会。他们庄严宣誓:“……愿为战胜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随时听候调令,义无反顾,奔赴一线。我们积极请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在新型冠状病毒恣意蔓延,方城人民的健康正面临病毒威胁的危难之时,医院的白衣天使们选择了挺身而出、逆向而行。
为了详细了解隔离病区里医护人员情况,1月28日,我拿到第一批进入隔离病区的医护名单。这份名单中,有一个本不该出现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医生杨青青,我知道她应该正在郑大一附院进修,为何会出现在名单里?问医务科科长崔小会,崔科长说,杨青青腊月二十九从郑州回来休春节假,初五要返郑上班,初二那天,接到郑大一附院通知,所有不在郑的进修人员不要返郑,杨青青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联系崔科长,申请志愿加入我院抗击疫情一线工作。因为人手紧,就安排她立即上岗。
我电话联系杨青青,她谦虚地说:“不要写我呀,如果在这个时刻我躲在家里,都觉得对不起医生这个职业!再说,医院支援的医疗同道来说,这个真不算什么!还有今天隔离病区值班的医生陈广伟、成克松,护士王骞,李哲,他们每个人都很优秀,都值得写。比如王骞自己的感冒刚好,护士长不让她来,她还是坚持要来。贾振东的娃才3个月大,原本呼吸科这一段非常忙,他基本都没怎么回家抱娃。这次进入隔离病房,他觉得自己做为呼吸科医生冲锋在前义不容辞,等他隔离期满再回去时,他娃就4个月大了……”杨青青说到这里,声音已哽咽,她顿了顿接着说:“贾振东给我说,他就喜欢忙起来,忙起来时间过得快,心里只想着病人,挺好。一回到生活区,就开始想娃!我听了就想哭,要是我娃3个月大,我是坚决舍不得离开他的!这里每个人,都有身不由己的难处,但是,再苦再难,做为医护人员、医院人,关键时刻我们都不会掉链子的。我作为隔离病区医生团队中唯一一名女医生,大家对我照顾很多,比起他们,我真不值得一写。”
临挂电话,她还一再不强调:“不要写我呀,我这个真的不值一提啊,要写就写我的同事们。”
护士名单中,冯红引起了我的注意。冯红作为参加过年抗击非典第一梯队的主力队员,曾经手把手传授我穿脱防护服的流程(我那时是抗击非典第二梯队队员),她的认真严谨、任劳任怨至今我都记忆犹新,没想到17年后再次出现疫情时,她依然出现在第一梯队的名单中,冲锋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电话联系她时,一直无人接听,想来是进入隔离病区的工作区,不能带手机。护理部主任李炳欣提醒我,你可以向她妹妹冯晓爽了解情况,她妹妹也报名了,是第二梯队队员,等姐姐出隔离病区时,冯晓爽会接过姐姐的接力棒,继续在抗击疫情的最核心区域战斗!
此处还得提一下冯红、冯晓爽的哥哥冯伟,冯伟是我院车管科科长,也是此次我院在高铁监测点的负责人。也就是说,兄妹三人均在疫情的第一线。我先连线了妹妹冯晓爽所在科室神经内科五病区的护士长宋丹阳。丹阳说,晓爽对病人的温柔体贴,工作的认真负责大家有目共睹,她目前还正在科室值班,已经过专业培训,就等护理部通知啥时候进入隔离病区。宋丹阳说,我原本想着她家已经有两个人参加了疫情一线,不想让她报名的,但她坚持要报名。
我接着电话联系冯晓爽,问她,妈妈同意你们姊妹三人都冲锋在一线吗?特别是你们姐俩,因为一进隔离区,最起码得一个月才能回家(工作结束也要在封闭区隔离期满)。
晓爽说:”我没敢告诉妈妈,就是怕她担心,不过我老公是支持的,他可以替我给我妈圆谎,他让我不要操心家里和孩子,让我做好自我防护,他和孩子在家等着我回来。”
我在电话的这头,已潸然泪下、无语凝噎。这就是我们的医护人员,这才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祝福这对共赴抗击疫情战场的护士姐妹花吧。
其实,进入隔离病区的每一个医护人员,也是某个人的子女、父母、兄弟姐妹,他们踏入隔离病区的背后,都是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向你们致敬,无畏的白衣天使!最勇敢的逆行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sinoeverlife.com/glspp/1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