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多地封闭管理,隔离垃圾怎么处理这
疫情期间,一些小区、楼宇进入封闭管理状态,由此产生的隔离垃圾怎么处理?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一群一线“白衣战士”,冒着风险、不怕脏臭,每天为城市的环境整洁和正常运行默默奉献。记者了解到,3月12日至今,这支环卫队伍已经组织清运涉疫垃圾余吨,共出动43车次,做到“风险垃圾”有序清运、日产日清。
专人、专职、专车、专桶、专运
3月21日清晨,39岁的队长潘荣丹和同组队员施兵早早地来做各项准备。测量体温、披挂整齐后,便开始了每天的“战疫”。他们隶属于东飞公司的一个特殊群体——“涉疫垃圾清运小分队”,由15名业务熟练、身强力壮的骨干自愿报名组成,是这场“战疫”中鲜为人知的“逆行者”。公司选择经验丰富的潘荣丹任队长,同时抽调4辆转运车作为小分队专用车辆。
每天测量2次体温并登记、不与同事一起在食堂吃饭、有单独的用餐和休息区域……3月12日到现在,他们每天从早到晚,上下午分组,两个时间段进行清运作业。但由于居民生活垃圾投放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伴随着作业时间的调整以及封闭点位的增加,队员们常常是晚上8点多才能回到单位安排的住宿点,脱掉已被汗水浸湿的衣帽和鞋子。“一个上午作业下来,汗水浸湿衣帽成为常态。这两天降温,大家常说自己外面是冰块,里头却要着火一样。”潘荣丹说。
据了解,目前封控小区、单位、楼栋和居家隔离观察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先由物业人员落实装袋、消杀、扎袋密闭定点存放后,由清运单位实行二次消杀。“每清运一个涉疫垃圾点位,队员们至少需要针对袋装垃圾和周围环境反复消杀6次。”潘荣丹介绍,到达清运点位后,他们首先会对袋装垃圾进行消杀,用工具将垃圾封闭收装。再对垃圾袋内进行二次消杀,并使用消毒剂对周边环境进行消杀。然后快速推桶至车后方,用车尾翻板将垃圾倒入收集车内,再对桶内及桶身进行消杀。转运至指定清运垃圾楼后,将垃圾袋投入垃圾收集箱,再对手套进行消杀。随即返回清运车辆,再次对车上垃圾桶身进行消杀。每天天黑收班回到车场,还会有专人对所有清运车辆及工具再次进行消杀。
新片区管委会生态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涉疫垃圾清运工作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需要“专人、专职、专车、专桶、专运”,并做好消杀工作,“我们目前严格落实好专班作业、专车收运,并全面做好环卫车辆、驾驶员、驾驶室、跟车作业人员及垃圾桶的全面消杀工作,最后这些垃圾会经绿色通道直送焚烧场处置,不会在其他任何地方做停留。”
“决赛圈选手”不能“退赛”
由于封闭管理小区的增加,垃圾清运压力陡增,城投集团的“环境之盾”应急保障突击队也支援了新片区的生活垃圾清运工作。“我们希望把存量垃圾压力尽快转化,这样后期新片区的自身力量也能游刃有余地周转过来。”上海城投兴港集团运营安全部总经理赵连全说。
接到指令后,12名突击队员组成2支应急队伍,分成消杀小组、清运小组、组织协调和信息通讯小组,第一时间就赶赴了现场。“我们分工明确——消杀小组对小区产生的垃圾箱进行箱口和垃圾的点位消杀;消杀结束后,清运小组搬运垃圾桶至环卫车后厢门,协助环卫操作工运至环卫车厢内进行压缩;组织协调和信息保障小组进行人员现场调配,确保队伍有条不紊、高效运转。”赵连全介绍,经过整整3个小时的“战斗”,突击队安全有序地完成了共计余桶生活垃圾的处置、清运,将6个封闭小区的生活垃圾清运干净。
生态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每个封闭点位配置的移动公厕也配备了专人进行24小时保洁消杀,道路废物箱、公园、绿地等地也每日全面消杀。“我们所有的一线人员力量分成了abc三组,每日两组上岗、一组轮休,来保证作业力量的不缺失。”他说,“为防止工作人员小区被封锁影响正常工作进行,我们也对工作人员进行了闭环管理,并实行ab班制度,切实保障广大市民群众拥有整洁、美丽、卫生、安全的市容环境。”
“不能回家,我是‘决赛圈选手’。”涉疫垃圾小分队的跟车操作工瞿国飞开玩笑说,“为了‘不退赛’,我就住在公司安排的临时居住点,保证第二天还能回到岗位。”
栏目主编:周楠
本文作者:胡幸阳
题图来源:临港新片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sinoeverlife.com/glspp/14439.html